工坊的核心功能在于显著提升四项基础资源产量。一级工坊每小时可提供500单位的木材、铁矿、石料和粮食产量,每升一级增加500单位产量,满级五级工坊总产量可达2500单位/小时。这种资源增益在游戏前中期资源紧缺阶段尤为关键,能有效缓解发展压力,为同盟成员提供稳定的后勤保障。工坊必须建造在7级资源地上,且玩家需达到6000名声才能解锁建造权限,每增加2000名声可多建一座工坊。

攻占敌方工坊不仅能切断对手资源供给,还能将工坊转化为己方资源产出点。工坊被占领后会保留原有等级,攻占方无需重复投入升级资源即可享受完整产量加成。工坊与造币厂、虎帐等战略建筑共享建造上限,因此在攻占决策时需权衡不同类型建筑的收益。工坊的防御机制与普通资源地不同,其耐久度恢复速度较慢,需要驻守部队长期保护,特别是包含器械兵种的混合编队更能有效维持工坊运转。

工坊集群建设能形成资源产出规模效应。单个工坊的产量虽然有限,但多个高等级工坊组合可媲美高级资源地的产出效率。这种特性使得工坊成为资源州争夺战的重点目标,尤其在赛季中后期,当常规资源地开发接近饱和时,工坊的边际效益反而更加突出。工坊的分布位置也影响其战略价值,靠近前线的工坊需要搭配箭塔、拒马等防御设施构建多层次防护体系,而腹地的工坊则可集中用于资源储备。

对于种田型玩家而言,工坊是体现后勤贡献的重要载体。通过合理规划工坊升级节奏,前三级工坊的性价比最高,消耗30万资源即可实现每小时2100单位的稳定产出。工坊建设还能同步提升势力值,每级增加200-600点不等,这种双重收益机制使其成为发展综合实力的优选。在同盟协同方面,工坊产出的资源可通过调配支援前线作战,这种后勤补给链的建立往往能决定大规模持久战的胜负走向。
敌方为保护关键工坊可能被迫分散防守兵力,这为声东击西的战术实施创造了条件。在特定战略节点,放弃外围工坊集中防守核心工坊群,或主动摧毁敌方工坊破坏其经济体系,都是值得考虑的战术选择。工坊的存续状态还能反映区域控制力变化,成为战场形势的晴雨表。初期资源紧缺阶段需优先保障工坊安全,后期则可酌情拆除部分工坊改建其他高级建筑。这种建筑更替策略要求玩家准确把握资源供需拐点,既不能过早拆除导致资源断档,也不应过度保留造成发展滞后。工坊与同盟科技的协同效应也不容忽视,某些提升资源产量的科技能进一步放大工坊效益。